第13章 效犬马之劳
第13章 效犬马之劳 “今天商贩突然增加许多,以前买不到的商品,现在能轻易买到,价格还便宜。” “我听说来了许多盐商,精盐只要十文一斤,真是太划算了。” “我一个朋友在凉城盐厂打工,他听说殿下最近貌似有大动静!” 听到这些,书生感到极度的震惊。 就像浪潮,一波接一波,长时间无法平静。 他抓住了一个百姓:“兄弟,真的有如此低廉价格的精盐?” 要知道,精盐制作方法是三皇子殿下发明的。 但是朝廷定价在三十文一斤。 结果,这里才十文一斤? 被抓住的人回头看去:“你是外地佬么?” 听到这话,他算明白了,这一切都是真的。 瞥眼看到一家没有牌匾的盐号,掌柜锁门坐上马车。 他决定跟去看看。 不久,马车停下,掌柜挺直腰杆,走进了将军府。 王子虎和牛忠则是忙到飞起,各种招人。 他们越忙碌,越感到兴奋。 觉得做事从没如此简单。 只需要动手,不需要动脑,跟着李恪,李恪让做什么就做什么,日子自然越过越好。 掌柜汇报完精盐贩卖,打乱当地的盐价后就离开了。 李恪则是坐下休息,才喝了口茶,外头又传来通报声。 “殿下,有人求见。” “是不是三大粮商来了?” “不是,是一个普通人。” 李恪眉头微皱,不悦吐出两个字:“不见。” 他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轻易见到的? 如果随便来一个普通人他都要接见,那一天到晚不用干别的了。 “殿下,他说愿意为殿下效力。”门外再次传来声音。 李恪眼眸微眯,露出一丝兴趣。 如今正缺人手,单靠几个人操持,确实力不从心。 “让他进来。” “是。” 不多时,那书生出现在李恪面前。 他跪地叩首,单刀直入,声音中带着几分激动。 “草民马周,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。” 马周。 这个名字,李恪并不陌生。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马周。 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。 皮肤却非常黝黑。 显然,这一路上他经历了不少艰辛。 “你是马周?哪个地方来的?” 李恪躺在榻上,似笑非笑。 当掌柜的进入将军府,再加上这两天他了解到的信息,综合起来思索后立刻明白了一切。 这都是李恪在暗中操控。 征调匠人,不仅管饭,还发工资。 虽然不知道李恪意欲何为,但马周清楚,李恪突然往河州涌入大量人员、资金,用于建设,让流民、匠人们有活干,有饭吃,绝对是利于国家、利于百姓的好事! 他递上拜帖,想一探事情的究竟。 “回禀殿下,草民是亳州人士。” 李恪虽然面无表情,然而心中却非常兴奋。 因为他知道,马周是未来的大唐宰相。 也是唯一一个从布衣到相位的人物。 李恪明知故问:“你是亳州人?身为读书人,何不求取一官半职,造福乡里?” 马周苦笑,“殿下,草民出身贫寒,无人引荐。” “难道科举之路也不可行?” 马周顿时沉默。 李恪清楚,尽管科举制度实行糊名,实际上依旧依赖于家世和背景。 但多少还是文武部分有才无门的学子,开辟了一条新道路。 “殿下,草民今日斗胆前来自荐,实在是因为心怀一腔热血。 草民自亳州至河州,沿途所见,皆是流离失所之民,颗粒无收之田,民生凋敝。 即便是州府所在,百姓生活也非常艰难。 我虽为读书人,却也心怀天下,可惜苦于无路可行。 即便官居一方,又岂能做到立竿见影,让百姓马上温饱无忧? 大唐国势虽然日益昌盛,在殿下的辅助下,有了很多新奇玩意儿丰富生活。 但普通百姓,又何尝消费的起? 民以食为天,当饭都吃不起的时候,谁还有闲钱去买肥皂? 那无非是达官显贵的奢侈品罢了。” 李恪闻言,不禁赞叹。 此人果然名不虚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