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历史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

第23章 神农出发去寻找种子和药物

  ai向我介绍完神农氏的概况后,又开启了新的一轮游戏。当然,我又点击选择了“神农”这一主角进入了游戏中去体验远古这一历史时期的进程。

   画面上首先出现了我(炎帝神龙氏)的形象。其形象颇为奇特,长得牛首人身。这是因为我的额头较为突出,大鼻孔朝前,嘴巴也比较大,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与牛相似,因此人们误传我是牛首人身。

   我也姓风,叫“年”。主要活动于姜水流域一带。

   在民间流传着诸多关于“年”的传说故事。相传这“年”乃是一只怪兽,生性顽皮,尤其喜爱戏弄年幼的孩童。然而,别看这“年”如此嚣张跋扈,实际上它却十分胆小怯懦,对那震耳欲聋的爆竹之声惧怕不已。正因如此,每逢“过年”之时,人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驱赶这可怕的怪兽。

   而且,“年”常常出没于物资极度匮乏、气候严寒的年岁之末。

   我的名字也来源于我生于岁末,母亲女登(女娲氏之女,少典氏之妃)就把我叫做了“风年”。当然,我也有个别名,叫“朱襄”,因出生在东方,按八卦方位而定,属于火德,火德为朱红色。故后人称我为炎帝。

   我生在一个饥荒年代,大家日子都不好过。那时君民一体,在分配东西上并无多大差异。因而,我年少时也挨了不少饿。

   (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,明太祖朱元璋觉得炎帝命格硬朗,于是便给炎帝起了一个新的行辈——“石”字。就这样,炎帝原本的名字“年”经过朱元璋之手,变成了“姬石年”。不过,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朱元璋竟然将“风”姓和“姬”姓混在了一起使用。

   其实,姬姓是黄帝一族姓氏,黄帝带领族人到姬水一带生活,自黄帝始才改姓风为姓姬的。史上误传炎帝与黄帝为兄弟,实则最早的炎帝之称早于黄帝不知多少年。只是直到炎黄合并前,他们那一族有好多位首领皆称为炎帝。故而,或许许多人把整个神农氏之帝王皆称作了炎帝吧。其姓风也常被人与姬姓混淆了。

   所以,华夏儿女称自己为炎黄子孙,而绝不会倒过来说是黄炎子孙。

   据《帝王世纪》所载:“黄帝,乃有熊氏少典之子,姬姓。其母为附宝,其先乃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,世代与少典氏通婚,故《国语》亦有提及。至神农氏末期,少典氏复娶附宝,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,照彻郊野,附宝遂感而有孕,历经二十五月,诞下黄帝于寿丘,长于姬水。黄帝生具龙颜,具圣德,受国于有熊,居于轩辕之丘,遂以此为名,亦以为号。”

   如此,黄帝与同处其时代之炎帝,至多不过是不知隔了多少代的堂兄弟或表兄弟罢了。

   这些当然是我梳理史料后才得出的结论了,在此顺便指出来以澄清人们的一些不怎么正确的认知。)

   等到我长大成人,接过帝位时,天下仍处于饥荒之中。看着人们衣不蔽体、食不裹腹,并且很多人因病死亡的惨状,我十分心痛,决定要找个方法渡过难关,让大家都生活得好起来!

   我冥思苦想的那些夜晚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姓们的苦难。我想起了那些因饥荒而瘦弱的身躯,想起了那些因疾病而痛苦的面容。每一次想到这些,我的决心就更加坚定。我必须找到解决粮食和医疗问题的方法,这是我的使命,也是我作为领袖的责任。

   其实,从我的老祖母有巢氏时起,我们已经在开始种植粮食作物了。只是由于没有好的品种,所种的草籽产量很低,收成很差,根本解决不了填饱大家肚子的需求。所以,寻找可用来种植的好的粮食和蔬菜品种就成了我当务之急。当然,顺便也要辨识和采集些药物,以便能更好地为大家治病。

   想到这,第二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时,我便带着一批忠诚的臣民,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,踏上了向西北大山进发的征程。我知道,这条路将充满未知和危险,但我更清楚,这是我必须走的路。

   一路上,我们穿越了茂密的森林,攀爬了险峻的山峰,跨过了湍急的河流。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,但我们没有退缩,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——那就是为百姓找到可以用来种植的粮食品种和救命的良药。

   我们走啊,走啊,仿佛每一步都在与大地进行着较量。长时间的跋涉让我们的双腿肿了起来,脚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,但我们的脚步却从未停歇。整整四十九天,我们穿越了无数的山川河流,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。

   终于,在第五十个清晨,我们来到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。这里高山连绵起伏,峡谷纵横交错,仿佛是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